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購買相機的迷思


  隨著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“購買那部相機?”疑問,讓我有興趣在這裡談談個人觀點及經驗.
  其實,目前市場上的相機與其他商品的性質是相同的,毫無疑問,勿論其宣傳手法或其產品獨特之處,都是具有一個商業的模式,當你暸解了這個模式之後,你就會明白到底應該買一架何等的相機.
  首先,我要談談的是相機的級別,一般上可以分成三大級,一是低級,二是中級,三是高級(看來像廢話,我主要是分三級較方便作出解釋),很多人總是希望以最低價錢買到最好的相機,事實上在這個現象不會存在,就好像吃一頓飯,去餐廳或去大排攤,心中有數,同樣的,更講究技術及潮流的相機款式,更不會顛倒過來,價錢高的必然有其道理,低價就肯定有所不足,在市場上,馬幣一千塊是不能夠買到萬能的機種.
  所謂的低級相機,講究的是任何人都買得起,對相機沒有要求的人來說,最好是考慮這個範圍,我是指在一千五百令吉以下的模式,它吃虧的地方,帶它出街會被人笑跟不上潮流,但是它勝在基本容易操作,不太花錢,過去它稱之傻瓜相機,現今只不過改成數碼而己,買這種相機最好不要有太多要求,尤其是入門者,則以為什麼,下面會解釋.
  中級呢,其對象並不是針對普通人,而是對相機有稍為認識的攝影迷,但我很奇怪,有很多初入門者,手握一架中級相機引以為榮,但他們連一半相機基本操作都搞不清楚,內行人看了當笑話,就好像手握利劍,卻連拿著的手勢都不懂,我不會故意污衊這類人,我只是講出一個事實,有很多人買相機,總以為買貴的,不丟人,出得瑒面,那是最好的,反觀中級相機主要是針對那些買不起高級相機的普通人,所以被逼先購買這一級的相機暫用,據我所知,在本地市場上,這類相機的銷售量並不高,也不是很多公司願意生產這一級的相機,一般人看到這類相機的價格,會嚇了一跳,但不明白它好在那裡,其優點即是可以掌握到各種拍攝,例如夜景,那次我去上海拍夜景,與朋友的另架相機一比就分出了高下.
  講到高級機種,也有很多人疑惑,誤以為擁有這類相機,就以為與其他人有所不同,就如之前我所說的利劍,你可能只買到劍柄,連劍身都沒有,因為一套高級相機,是要花上萬元以上,要配上閃光燈,長鏡短鏡,種種類類實在太多,而且要掌握各種技術才能發揮其效果,所以說,若不是工作的需求,或是攝影的瘋狂迷,購買高級相機是一種浪費,因為我覺得,若沒有好好善用它,那已經是一種浪費了.
  總括而言,買愈高級的相機就是買到好的相機,而是有沒有必要或機會去善用相機的技術,不然的話,一架傻瓜相機也一樣可以拍到好相片.
  除了級別的迷思,另一點就是各公司的種類,如我之前所述,相機是一種商品,所以它必然有個模式,就如手機,為了達到每個時候(或季期)推新換舊,商業公司不可能推出一架完美的商品,總是保留某些元素,總算當時掌握了某種技術,卻暫時不推出市場,這一季先賣一個point(優點),到了下一季又賣另一個焦點.
  我大概可以分析幾款相機的情況:
  Canon:作為一家傳統性質的相機公司,講究自己的專業,所以推出的相機,肯定受人注目,勿論其品質或技術,肯定是中上,不會是劣品,所以是任何精明的消費者之選擇,可是其缺點就是,為了維護其傳統,其機身讓人覺得太過保守,不夠時尚及潮流,所以年輕人都不太喜歡,在我的建議下,若果每家公司的相機擺在一起,價格之間不相差一百令吉,其品質最可以依賴依然是Canon.
  Sony:作為現時代技術的主流,它會讓你覺得擁有它,即是跟著時代并進,人人都會稱讚它獨特的機身線條,依我個人而言,它是最出眾,也因為這家公司掌握最先進的科技,所以其層出不窮的賣點,簡直讓人愛不釋手,例如甫推出的那架,是可以touch screen,相機背後整個都是螢幕,價錢也不過是一千五百多令吉而己,誰不想買?但如我之前所言,因為它講究獨特技術及價格中等而受歡迎,其他方面就不敢恭維(不信的話,可以用同樣價格的相機所拍出的效果比一比),若果你想送架相機給女朋友或親人,這家公司的產品肯定不會讓你丟臉,也只有如此.
  Panasonic:在以上兩家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下,這家公司為了爭一席位而採取了“異軍突起”的方法,即是與Leica共同生產,利用後者的鏡頭,從品質來看,已超越了以上的大公司,至於為何呢,這皆是因為Leica是相機界的勞斯箂斯,玩相機的人都知道原因,不懂的人也不要緊,總之手一握,拍出來的相片,非常接近當時的氣氛,你就會點頭滿意,可是識貨之人並不多,尤其在低級種類中,它是最值得購買,不過價格稍高一點,會嚇走了一些人,但事實上卻是走寶了.
  Nikon:在數碼相機尚未來臨之前,曾與Canon共領風騷,但進入數瑪時代中,也許是傳統公司要改革不容易,在市場上走來有點緩慢,所以在本地不太流行,其實它的種類,從低級到高級都有很多款,但沒有統一的規格,看起來都有其他牌子的影子,但是其質素卻不可小觀,與Canon一樣,其拍出來的效果是值得信賴的品牌,但在本地,它或許只淪為一些忠實支持者追棒而己.
  Olympus:它也是一家與Panasonic一樣另出奇招的相機公司,它所推出的mju1000,其ISO感光度達到6400,那實在是太驚人的技術,我曾試過對著一個暗暗的垃圾桶,可以把內裡拍得一清二楚,看來要當狗仔隊,或去偷拍,它絕對是幫得上忙,可是除了這一點,其他方面也算是及格而己.
  
  當然,還有其他的種類沒法一一說明,但從以上的分析,你就可以看出,每家每類都有獨特,那麼有可能全部匯聚在一起嗎?那是不可能,因為每家公司都是靠其獨特的賣點,才能穩佔本身的市場,在技術方面,例如感光度有可達六千四百,那怎可能會有細膩的效果?所以買相機的時候,不要問那架相機擁有最多的優點,因為如此很容易陷入商業宣傳的誘惑,而是要問自己,打算用何等水準的相機,遲點我會介紹一架已達到我的標準之相機......

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

找工作與未來前途的迷思

  我曾在一個場合遇過一位仁兄,在閒談中暸解他大學畢業之後,幹了很多工作,幾乎各行各業都嚐試過,而今已是四十多歲的成功人仕,他與其他人不同的是,很多人講到過去,總是說找到好工作才不斷換工,乃形勢所逼,可是這位初認識朋友卻非如此,他是有著“先幹過各行各業”意圖,以期掌握到各行業的資訊,作為將來事業的舖路.
  他這種打工的做法,我是極為欣賞的,也希望透過此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下,尤其現在正找工作的年輕人,應該從以上的例子找到一些靈感,為自己的前途作好準備.
  對我而言,一個人離開學校到社會,勿論自己當老闆或去打工,大概可以分為三類,一是家族生意(只要你跟著家人去學,然後就會接班),二是透過學業(唸大學專攻某科系作為未來發展,可是很多人唸那科卻沒有善用它),三則是憑自己雙手打天下(這看起來比較難,但前途最廣闊).
  有很多年輕人剛踏入社會,總是不理解上司或老闆,他們的要求很簡單,就是你的正確思想(肯做及勤勞),因為你什麼也不會做,如張白紙,但很多人只認為薪金低,沒前途等,其實你的第一份,第二,第三....甚至數百工作,都是同一個道理,就是讓自己不斷學習,老闆不好,薪金不多,這根本不重要的,因為你從中學習到的東西,才是最最最重要的,我有很多事業成功的朋友,就是他們在工作中掌握了該行業的竅門後,再儲夠錢就自行創業,就如之前我所提及的朋友,各行各業都懂,這種人材,有那個老闆不招他為部下呢.
  另外一點,每位有才華的人都知道,當你成為一位有水準的僱員,你根本不怕公司繼續給你薪水低,公司不要你是他們走寶,到了外面每個人爭著聘請你.
  我尚記得當年自己幹到一點成績之後,就在公司放風聲要不幹了,公司沒有人睬我,我就知道自己還不夠水準,直至一兩年後再次泡制,結果公司急著有反應,那時我已知道自己的位置,而選擇另份高薪的工作.
  總括而言,初出道幹那一行不重要,重要的是想學什麼,例如車廠,可能只是當修理員,但在工作時沒有人會理會你去設法掌握整個公司是如何運作,有了經驗之後,就比較容易擠入較大型的車廠,學到幾招之後才往上爬,以此類推,有很多年輕人總以為出了社會,就是享受人生,你知道嗎,我認為李嘉誠與我們的分別是什麼?是因為他掌握更多經驗,知道很多東西,讓他可以一展所長,他的錢比較多那是應該的,千萬不要羡慕那些家財萬貫的年輕人,他們若不學習的話,將來可能比你窮,你們不妨參考一下,這社會有很多成功人仕,他小時的出身比較差,這就是因為有此如此情況逼使他們不斷學習....
  我曾經提出不要去新加坡幹工廠的工作,就是學習空間不夠好的原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