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

金錢政治的輕重?

  巫統紀律委員會日前公佈了某些黨領袖因金錢政治而被判有“罪”,遭到各種各類的對付,坦白說,我真的很想知道紀委員會到底是如何判定輕重的?(希望有天報紙上有公佈這方面的詳情)
  我有這個念頭是因為有些人被判得很輕,有些則判得很重,其準則到底是怎樣的?是依據他們與黨上層的關係?是依據他與某些人的沖突?是依據行賄的數目?是依據有沒有透過中間人?又或者根本就是爽不爽來判定?
  我就選出以下這三人的判決來討論吧,一是競選黨署理主席的拿督莫哈末阿里(被取消競選資格,是中等的判決),首相女婿凱里(被口頭警告,是最輕的判決),沙巴巫青團團長拿督嘉柏林安津(被吊銷黨籍三年,是最重的判決),我對此有所懷疑,是因為這三人的身份及背景,實在令人有很多想法,最可笑的是,莫哈末是被取消資格而己,無不讓人懷疑其背後政治的議程,因為他正如日中天,虎視眈眈著黨的第二把交椅....。
  對我而言,金錢政治的罪名這骨節裡只有兩個結果而己,一是罪名成立,二是罪名不成立,若果是後者,那麼就可以無罪釋放,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口頭警告,若果有這一點,是不是要告訴大家知道,他是有犯錯,但罪不致死(因為他是人家的女婿?証據不足?等因素),所以只能夠如此判決而己,若果是如此的話,那倒不如不要這麼做,若換著是我,給了一個口頭警告,我一定憤憤不平,要求澄清為什麼要警告我?若有証據就”殺”了我吧!為什麼要警告我?
  至於莫哈末阿里方面,我猜想確實有點証據可以証明,但是紀委會又怕若吊銷其黨籍,可能引起巨大的反彈,所以只取消其競選資格,一來讓他“知難而退”,二來其實也沒有帶給他甚大的負面影響,這一樣大家好收場,但依我猜想,莫哈末現在被逼“要退一步”的話,他可能要求其他籌碼,以便換回所失去(競選資格)的補償。
  至於最可憐的是嘉柏林,因為他是屬於第三或第四線的人物,也只能算是州級領袖而己,所以被中央紀委會毫不留情地吊銷黨籍三年。
  有位同僚今天與談起此事,皆認為偷一塊黃金或偷一枚針,也是同樣的犯法,所以應該以罪名成立的方式來處理,而不是有些人還可以繼續競選,有些則是吊銷黨籍。
  若果紀委會要採取折衷的辦法,應該是凡被証明行賄的話,一律都不可參選,那麼大家看起來至少是比較公平一點,倘若是証據不足,就應該判定罪名不成立,不能夠模模糊糊地讓人覺得有所偏私。
  但最令我不解的是,現在竟然有人替嘉柏林說話,說他是好領袖之類,我真不明白,現在難道不是講著嘉柏林涉及金錢政治的問題嗎?根本就與他好不好人完全無關,除非有人站出來,嘉柏林是不會涉及金錢政治的!那就還差不多!

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

金錢政治與買票

  在這個世界上,有些事情經是眾所周知,但大家卻扮著不知道,甚至一窩蜂去塑造一種假象,大家明知道不是這樣,但偏偏沒有人願意去點破它,就如金錢政治般,偏要搞得氣氛凝重,似乎要弄到好像沒有辦法解決....
  當政黨出現選舉的時候,總是有人吵著不要搞金錢政治之類,但是似乎都沒有人願意去尋找這個源頭,為什麼呢,因為點破這個人通常都是競選某個黨職的一份子,他講了人家不敢講的問題,一來可能是要博同情,二來想置身事外(可能他自已沒有本錢),但是賄選已不是不爭事實,世界各處都有同樣的問題,原因只有一個:有供必有求,就這麼簡單!
  這個源頭一般是來自參與投票的代表或黨員,他們不約而同提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:“為什麼我要選他?我有什麼好處?”想起了香港電影《我愛夜來香》那句名言:“有無著數先?”,何況與有關的候選人非親非故,投選他幹什麼呢?結果就出現了一種滿足投票者的心態,其實任何的選舉中,這類“選民”絕對不是少數,我常聽說某些基層黨員批評黨領袖時,通常都是“他都不請我吃飯,吝嗇到要命!”,“他不願走前來跟我打招呼,他以為他很大啊?”之類,除了那些與黨領袖沾上邊或有瓜葛之類的黨員之外,一般黨員都是抱著你不與我搞關係,我就不認為你是好領袖,有些甚至直接要討好處(錢),沒錢沒得講,他們反而不是選你是因為你是一位好領袖,將來必能造福民眾,而是以照顧他為先,試問,在黨內要靠著從錢堆裡爬出來的領袖,怎能勝任呢?
  但可惜的是,沒有願意去點破投票者要錢的癥結,因為這樣是會得罪所有人,那麼你可能連一票都拿不到,那麼怎麼辦呢?所以只好把茅頭指向其對手,因為惟有如此才能夠避重就輕,可是有時卻弄巧反拙,因為投票者馬上湧至那一邊去....
  有種投票者更加要不得,他們自以為是最聰明的,錢照拿,票就投給另一個人,其實此舉更加罪加一等,但我發現在選舉中,很多華裔選民都愛搞兩頭蛇?
  近來,巫統領袖提出了一項杜絕金錢政治的方針,那就是擴大投票人數,即是區部派出代表改為支部代表,由數千人改為數萬人,因為人數多了,買票的機率就會少了,這看起來好像很不錯,但事實上不單止無法治本,也無法治標,因為人數愈多,不是說就不能買票,因為深明此道者都明白,買票當然不是把全部人買掉,扣除了自己的基本票,只買些游離票,只要穩操六成選票已可以說是穩操勝卷,講到游離票,這為何常在選舉打聽的時候,總是會聽到“我到現在還不知道要投給誰?”,你就會明白發生什麼事了.
  其實,金錢政治並不一定要看到現金擺在桌上,有很多往往是一種利益,一種交易或一種承諾,比如說,你當選之後要給什麼什麼之類,有些政治領袖大聲說:我沒搞金錢政治,或許他確實沒把自己錢交過給投票者(所以沒証據),或者由其手下代勞(當然跟他無關啦!),所以聽一聽就好,信不信就由你自己去決定吧!?

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

誰才是窮人?(二)

  談了鄉下窮人,我再談談城市窮人....
  就如上篇所言般,我不認為鄉村窮人是一個大問題,是因為城市人的視野上是認為他們窮,但若果真正說到“窮”,那就是講到錢(或收入),事實上,鄉區人民不是靠錢來養活自己的,而是依靠大自然的,反觀,城市人才是靠錢來養活自己的,因為一般城市人是沒辦法自己養活自己,除了努力賺錢,因為有了錢,可以買電買水買屋買車買食物....,這些都是城市人的必備生活工具,所以錢才是城市大派用場,以及能夠取得效益的地帶.
  我認為城市窮人的問題很大,是因為城市處處都講錢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賺到錢,所以窮的人一定很多,但因為在一個講究功利的社會,沒有人願意靠告訴你真相,他現在到底掂不掂?
  那麼,怎樣才算是城市窮人?我認為你沒辦法維持生計,就是窮人了,最簡單來說,最便宜的車輛,最便宜的房屋,你都沒辦法買得起,或者你根本就沒有機會享有,就如辭海字典對“窮”的解釋:經費不夠而生活困苦,我常常觀察到,很多一般生活的打工仔,每月薪金只不過六百多令吉,我實在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生活的,但後來發現到,有很多的情況是“不是一個人孤獨生活”,那就有女朋友,有老婆,或有家人,大家把錢加起來還算是夠糊口的.
  政府總是搞不懂(我不知道他們假裝不知道,或者根本就不懂),為何城市華裔,尤其是年青人為何這麼痛恨政府,在土著方面,政府有照顧上他們的利益,有很多投身當公務員不愁未來,再加上他們那種樂觀的天性,所以說不上有反政府的理由,但是,我認為,有很多年輕的華裔窮人,他們只好發洩在選票上,當然也有些人只不過被人煽動而己.
  因此,我認為政府應該在城市窮人方面多加考慮,讓他們多享有一些福利,減少一些開銷,若果一個人能夠享有更舒適的生活,他們也就不會視政府為他們假想敵人.
  在沙巴,州首府亞庇市最多城市窮人,尤其生活費較高,反而打工仔普遍薪金並不高,但依然有很多鄉下年青人繼續湧至亞庇找工作,但我不覺得這裡一定會找到他所響往的生活天地.

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

誰才是窮人?(一)


  因為採訪新聞的關係,經常接觸到所謂的“貧窮”與“赤貧”之類的說法,我常常在想,誰才是窮人呢?雖然政府已告訴了我們,那些收入低微的人才是窮人,那麼誰才是窮人?大家很快就聯想到窮人一定是在鄉下,但我從來就沒有在此課題上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.
  政治人物常掛在嘴邊說,尤其是反對黨人仕,沙巴是最窮的一州,聯邦沒有照顧我們之類....,(誰是窮人呢?),你難道沒有看報紙嗎?不是政府有公佈了某些數據,擺明沙巴的窮人確實很多,(除了政府,誰能夠告訴我,誰才是窮人呢?),結果呢,很快就無法再找到這個答案....
  簡單說一句,我始終認為窮人這種說法,是政府制造出來,其目的,可能就是告訴你,你們窮,我要照顧你們,其二就是政府針對家庭收入作為依據,而認為你才是窮人的標準,例如你的收入少過六百令吉,那麼你就是窮人了,我所不理解的是,講到窮人,就一定是鄉下人,政府天天喊扶貧(扶助貧窮),都是到鄉下去救濟“窮人”,我還沒聽說過,政府在城市裡搞扶貧計劃.
  言歸正傳,我所不以為然的原因,就是貧窮是一種政治手段,若說實際一點,鄉下窮人並不是癥結,城市的窮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但政府似乎對這方面談不上研討,也沒有實際的方法,我認為,隨著經濟衰退,地方性的發展,這種窮人就會愈來愈多,就如我常說:“城市愈繁榮,只要追不上發展,被淘汰的就是城市窮人”.
  曾聽過一名華裔領袖說過:“若果政府把千萬令吉撥款的現金都派給窮人,每人都有百萬身家,那裡還有窮人呢?”,初聽此一席之言好像有點道理,但深一層想想的話,這又好像是行不通,暫且不說我們城市人不滿在鄉區塑造百萬富翁,就比如說,在鄉村一個很窮的家庭,突然間一天拿到一百萬令吉,他們會怎麼做?若果是城市人,那就很容易啦,一些拿去享樂,另些拿去投資,總之要搞到自己下半輩子不愁吃穿,但若換著是一個鄉下家庭,那很肯定就是不知不覺花完,又或者被人騙去,我有這種想法,是因為我始終認為,活在鄉下與城市人是有點不同,因為在鄉下生活,是那種休閒淡然和安定,錢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,反而其四周圍的環境及事物才讓他們更關切,這也是為何政府撥款搞好扶貧計劃,都不是直接派錢給窮人,而是推動當地基本設備,推行一些計劃來鼓勵他們自力更生.
  很多人常說政府在這方面辦事不足,但我認為這是要雙方面的,因為政府雖然主動援助,但不見得鄉下人就會受落,而且城市人總是不明白,鄉下人為什麼要這麼窮苦呢?但我肯定要說一句,他們從來就不響往那種有錢人的生活,大家看看“上帝也瘋狂”男主角歷蘇吧,他就是不願意像城市人般,用錢來作為生活的標準,他的大自然視眼並不是我們所明白的,就好像一個城市人,無法在城市生活下去,寧願自殺,也不願到鄉下生活,同樣的,鄉下人就不明白城市人天天這麼怱忙幹什麼?
  所以,我認為,貧窮是一種政治的工具而己,政府可能可以在他們的標準上消滅掉貧窮,因為從一開始,政府認為你沒有這個收入,那麼你就是窮人,然後再把你收入提高到某個程度之後,再把你視為“不是窮人”,簡單來說,全部都是政府說了算了,到底誰才是窮人,我下篇再談一談吧....

扯謊第一高手

註:朋友郵寄給我,蠻好笑的,貼上來與大家分享.

某人死後來到天國,在天國門口遇到了聖彼得,同時看見聖彼得後面的一大片牆上掛滿了時鐘。

他問道:「那些時鐘是作什麼用的?」

聖彼得回道:「那些都是記錄扯謊的鐘,每個人一生都跟隨著一個扯謊的鐘,他每扯一次謊時鐘的指針就動一小格。」

「喔!」這人回應,並指著一個仍停留在十二點的鐘問:「那個鐘是誰的呢?」

「那是泰瑞莎修女的,它的指針從未動過,這表示她一生都沒扯過謊,是個很坦誠的人。」

「我明白了。」此人說道;「那個鐘又是誰的呢?」

聖彼得回道:「那是喬治 ˙華盛頓的鐘,它的指針動過二次,這表示他這一生只扯過二次謊。」

「那這個鐘為什麼指到 11點59 分,難道此人比泰瑞莎修女還要誠實?」
  聖彼得又回答:「錯了!那是比爾 ˙柯林頓的。這表示他在總統任內謊言不斷,再加上一次就可以回到 12點了。」

「那台灣的總統— 陳水扁,他的鐘在哪裡呢?」這人問道。

聖彼得回應道:「阿扁的鐘在我辦公室,我把它裝在天花板上當風扇用了。」

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

我終於買到LEICA!


(慎重聲明:相店老闆說貨量有限,千萬不可宣傳,所以不要問我在那裡可以買到.實在對不起.)

  當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,是在一個下午五時半左右,一間光線分明的辦公室內,那位朋友笑著把它交到我手,我看了那個紅色標誌,眼睛凸了一點,急著馬上問:“它要四五千塊嗎?”,“不用,只要二千四百塊左右”,我的心跳馬上加速,但依然有個疑惑,因為我是一個只相信眼前事實的人,即刻胡亂按了一下,然後放大慢慢觀賞其光線細膩程度,接著打開窗口,對著天空及高樓拍了幾張,又重複放大觀賞,這時手已經發抖了,因為我終於找到它了,圓了我一個多年來的夢想!
  講起Leica,十多年前....第一次在朋友相店中拿著幾張風景照,簡直沒辦法放下來,當時我還不相信,相機可以把真實的情況完完全全拍了下來,凡是拍過照的人都知道,每逢拿起相機拍照的時候,總是發現拍出來的效果與真實情況不一樣,不是太光亮,或是太暗了,通常拍外景較為光線分明,在室內的時候,用閃光燈總是發現人物清楚,背景模糊不清,這也是為何拍照需要技術,需要學習感應光線,以及抓摸環境的變化,那麼到底有沒有相機在最底技術標準下仍可攝下最真實的一面,在此之前我不太相信,但遇上了Leica,我才知道其鏡片的技術,這是為何可以稱霸整個世界,就是因為它幾乎已達到這個標準,至於為什麼它是勞斯箂斯,因為它的價格,在過去,隨便一架傻瓜相機都要三四千元以上,最基本的高級機種是上萬元,並不是普通人可以買得起.
  我對它的迷戀始終無法圓夢,是因為它實在太貴了,直至它推出了數碼相機,其實我原本也不相信貴為Leica,也不可能達到低機種的最高標準(懂相機的人都知道,今天的數碼相片尚未超越底片的標準,只不過它為更方便才成為時尚潮流),若不是今次的機緣下,也許還沒辦法打破這番迷思.
  當然,懂得的人一定會說Panasonic也是採用Leica鏡頭,其情況一定不會差,我只有兩點要說的,一是我當年已測試過該公司的相機,就已經大讚無比,但仍覺得它未達到我心目中的標準,不過已經鼓勵身邊所有人去買這架相機,二呢,該公司的相機現售價一千七百令吉,Leica則是二千四百令吉,之間相差整七百令吉,你說,難道後者只為了賣名氣而己?
  有人勸說,兩者沒有差別,其實它們的機身幾乎相同,也是28mm,但試過就會明白其差別,在這一點上,我不太理解,是否後者保留了技術,或是鏡片的差劣,不過Leica用自己的名字來推出相機,那肯定超越群倫,不然也不會成為一個名牌中的名牌.
  另一點不解的是,這個牌子幾乎絕跡在本地市場上,我朋友那架是訂購的,我那架也是,相店老闆披露,他從來沒有擺出來賣,只有熟人上門,問起來才替他訂購,可見這個牌子實在太另類了,若果他們願意改變市場策略的話,也許整個市場有一半的牌子要倒下來的.

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購買相機的迷思


  隨著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“購買那部相機?”疑問,讓我有興趣在這裡談談個人觀點及經驗.
  其實,目前市場上的相機與其他商品的性質是相同的,毫無疑問,勿論其宣傳手法或其產品獨特之處,都是具有一個商業的模式,當你暸解了這個模式之後,你就會明白到底應該買一架何等的相機.
  首先,我要談談的是相機的級別,一般上可以分成三大級,一是低級,二是中級,三是高級(看來像廢話,我主要是分三級較方便作出解釋),很多人總是希望以最低價錢買到最好的相機,事實上在這個現象不會存在,就好像吃一頓飯,去餐廳或去大排攤,心中有數,同樣的,更講究技術及潮流的相機款式,更不會顛倒過來,價錢高的必然有其道理,低價就肯定有所不足,在市場上,馬幣一千塊是不能夠買到萬能的機種.
  所謂的低級相機,講究的是任何人都買得起,對相機沒有要求的人來說,最好是考慮這個範圍,我是指在一千五百令吉以下的模式,它吃虧的地方,帶它出街會被人笑跟不上潮流,但是它勝在基本容易操作,不太花錢,過去它稱之傻瓜相機,現今只不過改成數碼而己,買這種相機最好不要有太多要求,尤其是入門者,則以為什麼,下面會解釋.
  中級呢,其對象並不是針對普通人,而是對相機有稍為認識的攝影迷,但我很奇怪,有很多初入門者,手握一架中級相機引以為榮,但他們連一半相機基本操作都搞不清楚,內行人看了當笑話,就好像手握利劍,卻連拿著的手勢都不懂,我不會故意污衊這類人,我只是講出一個事實,有很多人買相機,總以為買貴的,不丟人,出得瑒面,那是最好的,反觀中級相機主要是針對那些買不起高級相機的普通人,所以被逼先購買這一級的相機暫用,據我所知,在本地市場上,這類相機的銷售量並不高,也不是很多公司願意生產這一級的相機,一般人看到這類相機的價格,會嚇了一跳,但不明白它好在那裡,其優點即是可以掌握到各種拍攝,例如夜景,那次我去上海拍夜景,與朋友的另架相機一比就分出了高下.
  講到高級機種,也有很多人疑惑,誤以為擁有這類相機,就以為與其他人有所不同,就如之前我所說的利劍,你可能只買到劍柄,連劍身都沒有,因為一套高級相機,是要花上萬元以上,要配上閃光燈,長鏡短鏡,種種類類實在太多,而且要掌握各種技術才能發揮其效果,所以說,若不是工作的需求,或是攝影的瘋狂迷,購買高級相機是一種浪費,因為我覺得,若沒有好好善用它,那已經是一種浪費了.
  總括而言,買愈高級的相機就是買到好的相機,而是有沒有必要或機會去善用相機的技術,不然的話,一架傻瓜相機也一樣可以拍到好相片.
  除了級別的迷思,另一點就是各公司的種類,如我之前所述,相機是一種商品,所以它必然有個模式,就如手機,為了達到每個時候(或季期)推新換舊,商業公司不可能推出一架完美的商品,總是保留某些元素,總算當時掌握了某種技術,卻暫時不推出市場,這一季先賣一個point(優點),到了下一季又賣另一個焦點.
  我大概可以分析幾款相機的情況:
  Canon:作為一家傳統性質的相機公司,講究自己的專業,所以推出的相機,肯定受人注目,勿論其品質或技術,肯定是中上,不會是劣品,所以是任何精明的消費者之選擇,可是其缺點就是,為了維護其傳統,其機身讓人覺得太過保守,不夠時尚及潮流,所以年輕人都不太喜歡,在我的建議下,若果每家公司的相機擺在一起,價格之間不相差一百令吉,其品質最可以依賴依然是Canon.
  Sony:作為現時代技術的主流,它會讓你覺得擁有它,即是跟著時代并進,人人都會稱讚它獨特的機身線條,依我個人而言,它是最出眾,也因為這家公司掌握最先進的科技,所以其層出不窮的賣點,簡直讓人愛不釋手,例如甫推出的那架,是可以touch screen,相機背後整個都是螢幕,價錢也不過是一千五百多令吉而己,誰不想買?但如我之前所言,因為它講究獨特技術及價格中等而受歡迎,其他方面就不敢恭維(不信的話,可以用同樣價格的相機所拍出的效果比一比),若果你想送架相機給女朋友或親人,這家公司的產品肯定不會讓你丟臉,也只有如此.
  Panasonic:在以上兩家大公司的激烈競爭下,這家公司為了爭一席位而採取了“異軍突起”的方法,即是與Leica共同生產,利用後者的鏡頭,從品質來看,已超越了以上的大公司,至於為何呢,這皆是因為Leica是相機界的勞斯箂斯,玩相機的人都知道原因,不懂的人也不要緊,總之手一握,拍出來的相片,非常接近當時的氣氛,你就會點頭滿意,可是識貨之人並不多,尤其在低級種類中,它是最值得購買,不過價格稍高一點,會嚇走了一些人,但事實上卻是走寶了.
  Nikon:在數碼相機尚未來臨之前,曾與Canon共領風騷,但進入數瑪時代中,也許是傳統公司要改革不容易,在市場上走來有點緩慢,所以在本地不太流行,其實它的種類,從低級到高級都有很多款,但沒有統一的規格,看起來都有其他牌子的影子,但是其質素卻不可小觀,與Canon一樣,其拍出來的效果是值得信賴的品牌,但在本地,它或許只淪為一些忠實支持者追棒而己.
  Olympus:它也是一家與Panasonic一樣另出奇招的相機公司,它所推出的mju1000,其ISO感光度達到6400,那實在是太驚人的技術,我曾試過對著一個暗暗的垃圾桶,可以把內裡拍得一清二楚,看來要當狗仔隊,或去偷拍,它絕對是幫得上忙,可是除了這一點,其他方面也算是及格而己.
  
  當然,還有其他的種類沒法一一說明,但從以上的分析,你就可以看出,每家每類都有獨特,那麼有可能全部匯聚在一起嗎?那是不可能,因為每家公司都是靠其獨特的賣點,才能穩佔本身的市場,在技術方面,例如感光度有可達六千四百,那怎可能會有細膩的效果?所以買相機的時候,不要問那架相機擁有最多的優點,因為如此很容易陷入商業宣傳的誘惑,而是要問自己,打算用何等水準的相機,遲點我會介紹一架已達到我的標準之相機......